日前,由我司负责设计排版印刷的《四川省内江市蓝家坝廖氏宗谱》正式交付客户,下面是族谱的一组照片:
族谱收录范围
1. 收録时间范围
上至得姓始祖叔安公,下至蓝家坝发祥公第26代(“敦”字辈)。
收録截至时间为公元2014年7月1日(甲午年六月初五)
2. 收録空间范围
本宗谱的收録范围仅限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兴隆街镇蓝家坝村行政区划范围。
3. 上谱宗亲年龄
不论男女老幼,年龄大小均可上谱。
族谱编修年限
以三十年为期,会集增修,世世修明,以至万世。每次编修后,各房各支做好本支家谱的详细记録,以便下次续编蓝家坝宗谱时汇集使用。
本族谱纂修使用资料来源
1. 从发祥公到“显”字辈世系是据廖名龙先生《廖氏发祥祖德文公后裔徙川源考》一文编制,该文依据湖南老家鷄田三修《廖氏家谱》和四川多种《廖氏家谱》编写。
2. 从“景”字辈到“鸿”字辈是依据嘉庆十四年(1809年)湖南老家修成的德文公宗谱(简称《老谱》)编制。
《老谱》介绍:在湖南老家称为三修大族谱,记载了“景运添芳秀,世代振鸿名”十辈的情况。修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距今200多年。修成后由湖南老家德文公第十六世孙秀儒公和第十七世孙世翰公父子从湖南老家歷经千辛万苦送到蓝家坝保存下来的。原保存在花房子廖继祥家。继祥卒后由廖述龙家保存。现保存在廖胜家中。至於先世如何保存流转,已不可考。但无论如何,蓝家坝廖氏宗亲对前辈对老谱的保存,尤其是对送谱上川的秀儒公父子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3. “鸿宣公”支系的前辈名讳,依据廖杰家保存的前辈做“道场”留下的“金丹布”所记载的名讳收録。
4. 口述资料。迁始祖来川传説和“启”、“继”字辈的情况,依据2013年对现蓝家坝几位廖氏“启”、“继”、“述”字辈老人和廖胜的母亲周明宣大人的回忆情况记録。
5. “继”字辈及以下各辈的情况由蓝家坝村党支部书记廖勛和各支系提供。
持谱要求
1. 本族谱由各房各支系的最高长辈保存或委託本支系诚实可靠的族人保存。
2. 持谱人有责任和义务妥善保存好本族谱,作为本族“传家宝”世代相传。如保存不妥,造成族谱破损或遗失者(自然损失除外),给予族内警吿处分,不再赠补,并记入下一轮修谱当中。如有族人倒卖本族谱者,视为严重违反族规和家法,处以“削名”出谱的惩罚。
3. 本族谱所记事项属於蓝家坝廖氏宗族的重要机密,不得借给外族人氏传閲、抄録、复印和拍摄(国家法律允许除外)。违者,编委会和长辈有权收回族谱。
4. 本族谱所记事项和先辈事迹,后人不得议论,更不得妄论,违者视为违背族规家法。
5. 本族谱不得用于拉帮结派,离间亲疏和封建迷信活动,违者视为违背族规家法,情节严重者,处以“削名”出谱的惩罚。
特别説明
1. 此次蓝家坝廖氏宗谱系第一次编修,难度很大。首先,时间跨度大,从始迁祖到蓝家坝至今已接近三百年,年代久远,许多事实很难搞清楚。其次,由於没有族谱和其它任何文字资料记载始迁祖(“芳”字辈三兄弟)来蓝家坝以后廖氏各支系沿革的记载,也没有世代的口头传送,蓝家坝现在世的老人也没有更远的记忆。再加上《老谱》没有明确记载蓝家坝第15代“秀”字辈、第16代“世”字辈、第17代“代”子辈、第18代“振”子辈、第19代“鸿”字辈在蓝家坝的具体沿革和生活情况(一些支系连“启”字辈祖辈的名讳都无法回忆起来),故本次初修无法搞清楚这五辈(乃至六辈)在蓝家坝明确的世系,现在蓝家坝廖氏各支系隶属於三个始迁祖的其中哪一支,或者隶属於其他支系的先祖,可能永远成为歷史之谜了。这是本次修谱最大的遗憾,也是蓝家坝廖氏宗亲的最大遗憾。因此,希望蓝家坝后世子孙共同供奉上述各代列祖列宗为自己支系的共同祖先。谨记!同时切望后世子孙不忘续谱,不能再製造这种千古遗憾了。
2. 蓝家坝二十一世“继”字辈前辈,不知什么原因,在户籍中以及平常用语中,将“继”字写成“吉”字。为正本清源,以免后世误会,也符合宗谱字辈要求,故此次编写统一将“吉”改为“继”字。
3. 此次编修虽然前后持续二年多,但由於以下原因出现记録不全,或记録遗漏,或记録偏差,甚至是错误。一是由於没有现成族谱可资借鉴,无据可查;二是由於蓝家坝一些廖氏宗亲或家庭变故,或出外打工,或前迁往它处,有些宗亲无法联繫或联繫不上;三是回忆者记忆不清楚或回忆不全面出现一些问题;四是时间仓促,由於要赶在2014年10月以前出版,以便参加湖南老家鷄田系列召开的宗亲大会,认祖归宗,有些需待考证和完善的就只好待下一次编修时加以改正了!
上一篇:滑县城关镇大景庄景氏族谱
下一篇:周口市西华县何氏族谱